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简介
学院概况
物流工程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工业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机械、能源动力和工程管理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学院现有教职员工余名,专任教师余名,其中正教授17名,副教授33名,博士生导师19名,硕士生导师76名,入选国家“青年千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东方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等人才计划33人次。近5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自然基金等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6篇。学院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振华重工集团、上汽集团、德国TUV等许多国内外著名企业有着长期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法国南特大学、法国海军学院、波兰格丁尼亚海事大学等有着广泛的科研合作。物流工程学院坚持港航和物流学科特色,面向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国际科创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临港国际制造中心等区域战略发展目标,以工业4.0与智能制造、智慧港口、工业互联网等为应用背景,开展智能制造、物流装备健康诊断、船舶电力推进等研究,着力提升我国港航物流装备领域的技术原创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大型港口、航运、物流以及相关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为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
研究生招生专业
学位点类型
学位点名称
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博士点
电气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
工业工程
Z7
一级学科硕士点
电气工程
机械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程硕士点
能源动力(电气工程)
机械(机械工程)
工程管理(物流工程)
国际合作
合作院校
面向专业
合作形式
法国南特大学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2+1,双学位
法国海军学院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访问生项目
丹麦奥尔堡大学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联合培养
波兰格丁尼亚海事大学
电气工程
访问生项目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访问生项目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访问生项目
美国纽黑文大学
机械工程、物流工程
访问生项目
高水平导师队伍
人才类别
人数
人员和分布学科
上海市领军人才
3
黄有方,朱大奇,张青雷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2
黄有方,朱大奇
上海市教学名师
1
胡雄
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
1
胡鸿韬
上海市“曙光学者”
5
黄有方、严伟,施伟辰,洪蕾,吴卫民
上海市“浦江人才”
7
严伟,吴卫民,郝志永,胡鸿韬,杨阳,林丹萍,黄敏
上海市“启明星”人才计划
4
张青雷,吴卫民,洪蕾,何军良
上海市“晨光学者”
2
何军良,李维
上海市“扬帆计划”
8
何军良,杨振生,兰莹,顾邦平,高宁,章子玲,胡永利,谭财茂
学科带头人风采
代表性荣誉
法国政府授予汤天浩教授“法兰西共和国国家棕榈教育骑士”勋章
胡雄教授科研团队自主研发“NetCMAS起重机械监评系统及信息物理平台”通过工业4.0合规性评估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被授予“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
实验室介绍
围绕特色学科发展需求,学院已建成一批先进的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实验室,包括教育部集装箱供应链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海事搜救与水下机器人”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机械工程设计研究所、港机与海洋工程装备检测中心、波浪补偿实验室、“上海海事大学-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上海海事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联合实验室”、“海大-汉德港机和海洋工程装备联合实验室”、海上清洁能源电力系统实验室、工业4.0实验室等。学院还拥有“现代港口物流“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现代港口物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国家级中心现已发展成为学校物流类学生培养的核心支撑机构、学校物流类学科发展的基础平台、全国高校物流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支撑物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为工业界科技服务的过程中,学院也形成了一批面向工程应用的研究型实践基地,如“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研究生奖助体系
奖助项目
奖助金额
国家助学金
-10元/年
国家奖学金
00-元/年
新生奖学金
-10元/年
学业奖学金
-元/年
研究生三助酬金
-00元/年
国际奖励奖
-0元/年
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0-元/项
研究生风采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招生(订阅号)
发布研究生招生最新动态,共性问题快速解答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招生手机网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ls/12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