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职业技术学院1242社区实践体系
今年以来,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团建互促机制,积极探索构建“”社区实践框架,优化拓展实践场景,动员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机遇、搭建平台。该校以开展实践育人、加强校地共建为目标,将共青团育人实践融入社区服务、社区治理和社区基层组织建设。5月11日,学院团委联合任城区团委在阜桥街道红星新村社区举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向社区报到暨“济职同行”志愿服务基地揭牌仪式,活动中宣布了第一批校地合作结对组织名单。建立纵、横结对机制,纵向推进基层团支部对接固定街道社区,发挥专业优势持续推进实践;横向推进特色社团团支部循环对接街道社区,扩大品牌社团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目前学院9个系部已完成与城区5个街道、17个社区结对共建,形成社区纵横双向对接基层团支部和社团团支部的供需匹配方式。开展进街道、进社区、进网格、进小区活动。按照课余时间常态化报到、寒暑假期集中式报到、重大活动阶段性报到等方式,围绕地方团工委提供的普法宣传、助老帮困、生态环保、关爱青少年等多元需求制定服务清单,多场景深入基层开展实践。强化“双重赋能”。一是为专业赋能,带领青年学子参与社区建设,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在实干中练技能,打造有专业特色的实践品牌项目,目前已形成“青春颂党”宣讲、明眸护眼、“医”路同行、斓心古建科普、国护薪火传承、社区基层事务管理等13个项目品牌,开展实践65场,余名学生参与,服务社区居民余人;为成长赋能,让青年学生走进社区“有事干”“能干事”“干得好”,不仅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本领,同时还获得社会实践的成就感,增强青年的时代责任感,让更多地大学生主动投入到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前线”,实现学生成长和服务地方的良性互动和双向受益。(齐福兵)
上一篇文章: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儒风雅乐展现中华礼乐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wh/1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