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讲队课中华文化的灵魂汉字济

白癜风的危害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327/4147080.html

辅导员讲队课

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

汉字主讲人:济宁高新区第五中学中队辅导员张赛

亲爱的队员们,我们几乎每天都使用汉字,书写汉字,可是你真的了解汉字吗?

队员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每天都会使用、书写的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当今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也是唯一一个一直沿用至今并依然换发着勃勃生机的文字。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特别自豪?并渴望对汉字有更深入的了解呢?就请大家跟着张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队课——《中华文化的灵魂——汉字》,咱们一起走进汉字,探寻汉字的奥秘。

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很多种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仓颉造字说。传说仓颉是三皇五帝中黄帝的史官,长了4只眼睛,负责管理部落里的牲畜。

当时的人们是用打绳结的方法记事的,比如部落里有5头牛,就打5个大绳结,有9只羊就打9个小绳结。

但是随着部落牲畜的种类和数量都越来越多,结的绳也越来越多,经常混淆,这可把仓颉给难住了。于是仓颉便想创造一种符号来帮助人们记事,仓颉每天盯着他管理的动物发呆,忽然有一天,他注意到这些动物在地上的脚印,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脚印,看到某个脚印就知道是哪种动物,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动物,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仓颉受到动物脚印的启发,创造出了汉字。传说在仓颉造字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呜呜地大哭。当然这只是传说,复杂的文字系统是不可能凭仓颉一己之力创造出来,仓颉是我国古代无数勤劳智慧的先民代表。汉字的产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汉字的演变

我们的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汉字也在不断演变。大家就跟着张老师一起穿越时光,一起来看一看汉字的演变历程。

甲骨文

在距今约年前的商朝,我国就已经发展成为较完善的文字体系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甲骨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章法竖行直书,结体匀称、字形方整,线条瘦硬挺拔、曲直结合、藏露兼备。较早地体现出华夏先祖刚直与委曲并存的性格,秉笔直书、不假雕饰的书写习惯,遵循自然与合理规矩相融通的审美理想。

金文

到了商朝晚期,随着金属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不断进步,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当时的青铜器物有礼乐器、祭祀器、陪葬器、兵器、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器等,丰富精美。青铜器上往往铸刻繁复的纹饰和记录历史文化内容的文字。这些文字通常叫“金文”。

小篆

到了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文字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这就是小篆。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

隶书

为了适应书写的便捷,人们就把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于是便创造出了隶书。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草书

人们为了进一步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了一种新的字体——草书。草书笔画省略,结构简单,草书以点、画代替偏旁或字的某一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的文字;草书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便于书写,便于表达书写者情感的书体。

楷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种横平竖直、方正工整的字体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行书

人们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这就是行书。我们通过一个短篇来了解一下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汉字之美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汉字音美如歌,汉字的读音有四种变化,读的时候抑扬顿挫,再投入感情去朗读或者吟诵时就会更容易打动别人。汉字形美如画,笔画之间彰显灵动的艺术美。楷书有楷书的规范,草书有草书的章法。隶书有隶书的古朴,行书有行书的连笔。书法艺术的源流就是浸润心灵的文化清流。汉字意美如画,汉字的意美可以震撼人们的心灵。“枯藤老树昏鸦”简短的六个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汉字的价值

正如一位智者所说“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汉字也是笔尖下流淌的乡土,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汉字是时间的桥梁,它让我们可以跨越千年与古代先贤对话;汉字是空间的纽带,它让我们口音各异的人看着同一封家书,落泪伤心;汉字像一根看不见的魔线,它把风俗习惯不同,甚至血统不相同的人民的心灵缝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它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于异地、流于异时,是连接民族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桥梁。正在有了汉字,我们的历史得以记载,我们的文化得以传承,可以说汉字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灵魂。

汉字的危机

但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键盘来敲打汉字,很多人提笔忘字,很多人越来越不注意汉字的字形结构,我们的汉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队员们,我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队课,更加了解我们司空见惯却震古烁今的汉字,领略汉字的魅力,更加热爱汉字,让汉字在我们手里更加生机勃勃。

主讲人

张赛

济宁高新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工作室成员,济宁高新区第五中学中队辅导员

撰稿设计:张赛

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ly/10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