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记忆中的济宁
百癜风 http://m.39.net/pf/a_5112510.html铁塔寺、太白楼、竹杆巷、老槐树......我想,这些地标性的景点,是每一位济宁人脑海中都无法取代的记忆......
上一篇文章: 济宁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吴琼到民营医疗机构调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今日,偶然从网上看到了周文奎先生的画集《故韵铭怀》,观后深感惊叹!周先生的这幅画集将老济宁过往的痕迹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精心的勾勒和描绘,用画笔生动的还原了一段段生活的记忆,让那些老建筑、旧街巷、古河道变得鲜活了起来。
这些画作会不会触碰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呢?让我们一起“遇见记忆中的济宁”......
铁塔寺、声远楼
铁塔寺又名崇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皇建元年(年),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声远楼始建于北宋中叶,楼内悬挂一口巨型铁钟,撞击铁钟,响彻全城,声远10余里,故名“声远楼”。山阳古槐
因”老槐树“所处的道路,是济宁城的至高点,历史上有“水漫全城,此处独安”之说,济宁人乃巧作奇思,取“渔翁失舟至此叹,山阴樵夫窍作欢”之意命名此地为“渔山”。古槐位于渔山之南,山南为阳,故名“山阳古槐”。古南池
“古南池”就是指“王母阁”,建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公元—年),面积余亩。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达官显贵、文人骚客流连忘返、吟诗题赋的好去处。杜甫曾在此留下著名诗篇,康熙、乾隆曾驻跸济宁,游览南池,题词写诗。
东大寺
济宁东大寺,伊斯兰教清真寺,坐落在济宁小闸口上河西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以后经明、清各朝及当代数次修缮,使建筑面积达到平方米.因前门正临老运河,俗称“顺河东大寺”,因处全市9座清真寺之东,故简称东大寺。竹竿巷
竹竿巷位于老运河南岸,总长约2华里,伴随着元代开凿运河应运而生,是以经营竹编、土产、杂货等为主的济宁著名手工业作坊区。竹竿巷是目前反映明清时期济宁商业概貌的典型街区,直接反映了济宁运河文化的特色。太白楼
太白楼即“太白酒楼”,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原址坐落在古任城东门里(今小闸口附近)。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年)同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移家至任城(济宁),居住在酒楼之前,“常在酒楼日与同志荒宴”。
运河码头
济宁古运河,俗称济州河、运粮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济宁是调控中国南北大动脉的枢纽,元明清三朝均设有最高司运机构河道总督衙门,使济宁成为声名显赫的“运河之都”。小土山
“曲乡艺海”济宁州。大多数人知道济宁人民公园的假山,却不知假山的前身——小土山儿,这是当年艺人卖艺的聚集地,相当于北京的天桥。宣阜门
老玉堂
大闸口
人民公园
南门外
百货大楼
老洋桥
观莲亭
戴庄教堂
南门大街
医院
济宁一中
潘家大楼
......
春风秋月、夏雨冬阳
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岁月
却带不走烙印在我们脑海中的美好过往
带不走我们那颗始终热爱生活的心
致敬“城市的守望者”周文奎先生!
祝福大济宁越来越好!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删除
光头大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ly/1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