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复航,能否助力济南力压青岛成为山东
文:记录观察城市/记录城市
小清河通航老照片小清河,源起济南市泉群,处在市区北部,黄河以南,向东流经济南市的槐荫、天桥、历城、章丘,滨州市的邹平、高青、桓台、博兴、广饶、寿光等县(市、区)至潍坊市寿光市羊角沟入渤海,全长公里。
在当前好多济南人的印象里,小清河主要是一条用来泄洪排涝的河道,实际上小清河历史上也曾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一条黄金水道。后来陆路交通不断发展,同时小清河流域工农业用水大增,水源不足,年停航。
近年来,小清河复航工程项目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首批优选项目,年12月15日,小清河复航工程正式开工,预计年完工通航,小清河航运从繁盛到萧条,再到如今即将复航,能否助力济南成为山东第一城,让我们拭目以待,毕竟,第一次通航的小清河就为济南带来了繁华。
小清河、黄河与历史上的大清河和济水
今天的小清河河道大致与古济水流经区域一致。5世纪末以后,菏泽以西的济水上段逐渐堙塞,济水仅余下段,唐代改称为清河。至北宋,又称北清河。大约在北宋熙宁年间(~年),黄河决口改道夺北清河入海,但没有多长时间,黄河又在历城东北又决出一股新道,北流入济阳县境,与漯水合入渤海。其流经线路大致与今之历城以下黄河河道相同,此后黄河多次经此道入海,河道逐渐宽广,此段河流一般被称为大清河,原古济水可道称为小清河。
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侵扰,占领宋朝北方大片国土,但由于尚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同时也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通过在这些地区扶植了一些政权加以统治,金天会八年(年七月)金朝庭扶持宋朝降臣、原济南知府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辖黄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陕西地区,史称“伪齐”。
称帝后的刘豫为巩固统治,需要广开财源,当时源短流微、渐趋堙塞的小清河被刘豫看上了,小清河入海终点为广饶,自战国时期就为著名海盐生产区,我们知道盐从汉代开始为官府专营,是不折不扣的政府主要财源。于是伪齐政权征发民役,大致循历城济水故道,挑挖疏浚,为增加水源,在华山(今历城县华山)下筑下泺堰,使源于济南各泉的泺水,注入小清河,历时数年,小清河全程凿通。小清河的疏浚主要是为了运输海盐,因此当时小清河有“小盐河”、“盐运河”之俗称,济南从此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但小清河的开凿所产生的作用远远不止运盐,其对小清河流域特别对济南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济南历史上在山东地区一直不是绝对的中心城市
东周、秦汉时期临淄是国内数得着大城市济南虽然作为山东省的省会,但与其它大多省会城市不一样,济南从历史上一直不算是山东的绝对中心城市。
山东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誉,早期就有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东周、和秦汉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但这时山东的中心城市先为临淄,后来逐步转移到青州。在山东行政区划形成的初期政治中心一直设在青州。
山东今日行政区划范围大概形成于北宋,公元年,京师汴梁以东设京东路,治所设在青州,范围包括今山东全部和河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公元年,京东路分为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京东东路治所仍在青州,此时的京东东路所辖区域基本上今天山东省所辖行政范围大多重合。后来,金国占据山东后,将原京东东路改设山东东路,这是山东作为政区之名的开始,山东东路冶所仍设在青州。
青州作了山东区域千年的政治中心元朝时,取消行政区划“路”的设置,实行行省制,山东地区属于中书省直辖地区,元朝未年也曾设山东行省。明朝取代元朝后,废除元朝行省制度,设立山东布政使司,治济南府,自此以后,济南就一直成为山东省城未曾变更,确立了在山东政治中心位置,然而这时山东的经济中心转移到了运河沿岸,济南与全省最大的城市擦肩而过。
年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济宁和临清由于漕运的发展而繁荣起来。尤其临清,明嘉靖至清乾隆初,是临清的全盛时期,漕运大为兴盛,商业空前繁荣,手工业迅速发展,商税收入成倍增长。明万历时,临清关岁征为8.32万两,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人口近百万,成为山东最大的商业城市。
因运河而兴的临清到了清代,咸丰五年(年),黄河在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在山东省夺大清河入海,大运河断航,漕运时代落幕,沿岸城市逐渐衰落。不过此时,山东的经济重心又开始向沿海转移,当时,西方列强已经入侵中国,山东省的烟台、青岛先后被沦为租界,为列强强占。西方国家不仅带来枪炮、带来殖民,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随之而来,烟台、威海、青岛等沿海城市沾风气之先,慢慢发展起来,特别是青岛发展迅猛,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外贸和港口城市。中国收回青岛后,北洋政府在青岛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至年北伐之后,南京政府改青岛为特别市相当于今日的直辖市,至解放前,青岛人口达80万,成为全国八大城市之一。成为事实上山东地区最大的城市。
青岛崛起于晚清此时的济南发展也是风生水起,胶济铁路的开通和城西商埠的开发,济南也开始进入全国大城市之列,考虑到当时青岛为全国直辖市,济南也可称作山东省第一城。不过解放后,青岛从直辖市变为山东省辖市,自然也就成为山东最大城市了,济南也只能屈居第二了,一直到今天济南还在青岛之后。
小清河复航工程,山东省最大水利投资工程
水路运输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污染小,可以实现大批量运输,而且所利用的水道是自然资源,不会造成对土地等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小清河航道是山东省内河布局规划“一纵三横”高等级航道网中的重要“一横”,是一条可以“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具备海河联运条件的水运资源,随着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建设实施,将形成山东第一条海河直达的高等级水运通道。同时国家远期还规划了京清运河(京杭运河至小清河),以东平湖为节点沟大运河、小清河两条水运大通道,可以实现海、河、江、湖联运。
小清河入海口寿光羊口镇建国之初,小清河航运也曾辉煌,当时成立小清河航运局,小清河按VI级航道渠化治理,济南黄台港至寿光羊口港之间常年通航吨内河船队,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的增加,航运运输量逐步下降,年东营市在王道建设节制闸没有同步建设王道船闸,最终使得小清河的河道航运彻底断航。目前,小清河仅保留了羊口港以下的船舶运输及有关业务。
小清河复航工程概算总投资.93亿元,是山东省最大的水利投资项目。年7月28日,小清河复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年9月,山东省政府批复了《小清河复航工程PPP项目实施方案》,年10月项目正式施工,预计年通航。
据规划,小清河复航工程拟建Ⅲ级限制性航道,航道底宽内河段45米,潮汐河口段80米,最小水深3.8米,最小弯曲半径米。设计船型为1拖6X0吨,1顶2x0吨级船队,0吨级货船,60TEU集装箱。小清河复航后,可实际通行吨级船舶。小清河年的预测运量为万吨,相当于再造一条胶济铁路,而当年也是胶济铁路的开通,让济南迈入了近现代城市的门槛。
天时、地利、人和,济南成为山东第一城的机会来了
山东建成第一高楼,云鼎大厦天时,我国已从以外贸作为国家发展主要推动力变为提高内需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我国达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如果我们国家要再进一步,必须依靠国内市场,也只能依靠内需的崛起,才能实现再进一步并且保持在世界的领先位置。而内需的崛起,也势必引起国内城市格局的重新洗牌,原来单纯依靠沿海城市的格局必将改变,像济南处于内陆的一些城市将会获得重要的发展机会。象武汉、郑州、成都、合肥等内陆城市已经进行了先手布局。
地利,济南地理位置优越,在以济南为中心公里辐射半径内有26个地级行政级别以上城市,含济南在内超过1.8亿人口,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有如此人口辐射能力的城市,在全国范围来讲也就郑州、武汉、南京可与之相比。小清河复航后,拓宽了济南货运种类,提高了货运组合能力,扩大了济南城市辐射范围,配合济南形成已经形成的铁路、公路的货运优势,华北地区甚至我国北方最大物流集散中心即将形成。
人和,在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中,济南市被中央巡视组点名引领带动作用不够,山东省委召开省委书记专题会议,研究提高济南省会城市首位度。聚焦推动济南高质量发展,指导济南市加强与央企对接,积极引进一批大型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立足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加快建设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地级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强省会战略呼之欲出。
天时,地利,人和,即已具备,小清河复航东风又起,济南成为山东第一城或许不再是奢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tw/1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