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中院在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
8月7日上午,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召开。济宁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贾庆忠出席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在市委、市委政法委和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坚强领导下,以打赢“济宁战役”为目标,强化政治担当,立足审判实际,完善机制举措,强力推进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法院受理一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20件人,审结12件人;受理一审恶势力犯罪案件63件人,审结46件人,以上案件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人,重刑率35.50%,判处财产刑金额.7万元。二审审结黑恶案件共22件人,其中涉黑案件4件88人,涉恶案件18件人。全市法院共排查、移送涉黑恶及“保护伞”线索条,针对社会管理薄弱环节,为堵漏建制提出司法建议92条。
全市法院在依法从严从快审理案件的同时,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工作。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和省、市委要求上来。全市两级法院均成立了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专门办事机构,并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研究解决专项斗争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市法院专题向市委汇报开展专项斗争的工作情况,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法院工作的支持,为专项斗争提供坚实政治保证。
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并完善《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方案》,指导全市法院专项斗争活动,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部署要求,及时调整专项斗争的工作重点。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协作机制的意见》,建立联席沟通协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发挥协调配合作用,对黑恶势力犯罪形成打击合力。
二是发挥审判职能,提升打击实效。全市两级法院院长亲自担任审判长办理黑恶案件,并就黑恶势力犯罪成因等问题进行调研,真正将专项斗争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强化专业化队伍建设,成立扫黑除恶专业合议庭,严格落实内审内核制度,加强审判业务指导,对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实行点对点包案负责制,包案人在庭前会议、开庭审理、“三同步”方案制作等方面提供精准指导,以统一全市对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认定标准,实现量刑均衡。
严格落实“三项规程”,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科学规划,高效审判,建立并完善全市涉黑涉恶案件台账管理制度,将立案、开庭、宣判等重要审判环节纳入管理范围,定期统计分析,按时上报数据,以提高打击效能。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审结中央、省、市挂牌督办的汶上闫现攀案、邹城杨彦军案、市区侯海涛案等3起重大涉黑案件。
今年以来,针对疫情,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和智慧政法平台,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六清行动”,努力实现“案件清结”和“黑财清底”的目标任务。杨彦军案二审期间,市法院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充分利用智慧政法建设成果,通过远程视频线上线下六地连线的审判方式,对杨彦军等29人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案二审公开宣判,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是开展线索排查,延伸审判职能。在全市法院集中开展涉黑恶、涉“保护伞”线索排查“百日会战”行动,积极开展线索全覆盖排查活动,深入细致排查刑事、民事、行政、执行、信访等各类审判、执行案件中的涉黑恶、涉“保护伞”线索,为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济宁战役争取新的更大战果。加强线索管理、移送,严格履行转办手续,坚决依法严惩黑恶势力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违法犯罪行为。
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扎实开展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回头看”,做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研究制定落实方案,通过集中整改,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不断扩大斗争成果。为堵塞制度漏洞,铲除黑恶势力犯罪土壤和空间,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或行业管理漏洞,准确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并得到济宁市邮政管理局、中国银监会济宁监管分局、济宁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的反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是注重舆论引导,营造决战决胜氛围。全市法院严格落实“三同步”要求,切实做到案件审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对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wh/1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