疠难吞志医道铸新医院风
提起风湿病,许多人都有着一定的了解。它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而医院风湿免疫科,有这样一位医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技术,开展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新药研究,为患者减轻痛苦,深受患者和家属的赞扬。他就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树杰。
年,李树杰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现任山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宁市医学会风湿分会副主任委员,济宁市风湿免疫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自从业以来,他在年、医院、高雄医学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风湿免疫专业常见病、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痛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病继发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具有较深的临床造诣。
风湿类疾病属于慢性疾病,累及心、脑、肾等全身多个重要脏器,并伴有多种并发症,就需要医生的仔细观察和耐心询问,任何细微之处就可能会发现病因的所在。这也就要求作为风湿类疾病医生各个学科的知识都要了解、掌握,类似全科医生。李树杰作为风湿免疫科室主任,每周四带领全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并邀请其他科室医生进行讲座,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医院风湿免疫科成为济宁地区首家专业诊治风湿免疫病的特色优势专科,国家药物临床实验基地,山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济宁市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年科室成为国家药物临床实验免疫学基地,开展各期及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实验,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规范了科室的诊疗水平,减轻了患者负担。科室开展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血液置换和血液灌流治疗疑难危重症风湿病,具有丰富的诊治风湿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危重疑难病症的临床诊疗经验。
在十余年的职业生涯里,患者的健康始终是李树杰心头最大的牵挂。工作中,他总爱跟自己“较劲”。对他而言,不拘泥于传统,挑战未知领域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他潜心钻研,不断突破自我,为的就是给病人减轻痛苦,带去福音。前不久,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由于红斑狼疮入院在风湿免疫科进行治疗,李主任经过仔细询问、耐心沟通后,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了一套新型的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较为年轻,为提高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使用,采用了济宁市首例DNA免疫吸附技术,对患者进行免疫吸附治疗,有效的清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抗DNA抗体以及抗核抗体。经过一周3次的治疗并配合药物的使用,患者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只有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的处境和困难,才能行医的道路上走的更长远。”李树杰说。
“什么是医者父母心?不是生来温柔,只是作为有血有肉有不忍的医者,我们总愿意多想一步、多行一寸。”多年来,李树杰主任时时处处为病人考虑,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爱戴。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信任。近几年来,医院培训学习,带着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虚心向别人请教,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多篇,SCI论文5篇,参与市科技局课题3项。年获得“初心杯”青年医师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年和年因工作突出,获得优秀科主任。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白衣天使,只有一群努力奔跑的普通人。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用拳拳之心践行,用慎独之心守望。”这是李树杰在从医之路上的信念,也是他对自己职业对最好注释。他笃信,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学,离不开高精尖的科技、精湛的技术、充足的知识储备,也同样需要人性的光芒与对生命的敬畏,如此才真正称得上仁心、仁术。
文字/宣教部
图片/乔萌
编辑/周静
审核/胡安国董婉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wh/1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