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济宁城区老街巷的特点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剑峰朗诵音频
上一篇文章: 8月9日济宁天气济宁天气预报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运河兴,济宁兴。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济宁成为运河中段的枢纽,工商业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鲁西南的中心城市。
伴随着明清两代运河漕运的发展,济宁的经济更加繁荣,各地客商、手工业者、文人集聚济宁,百业兴旺,商业繁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区街巷数量也随之增多。
明末清初,记载的城区街巷就有98条,其中,城内45条,城外53条。清道光年间,记载的街巷增加到条,其中城内达到条,城外达到条,城区街巷增长近两倍。八十年代后期,旧城改造前,济宁街巷的数量达到顶峰,老城区十几平方公里的区域集中了四、五百条街巷,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运河两岸,状似棋盘,曲如游廊,漫步其间犹如置身迷宫一样。
济宁的老街巷兼具南北风格。济宁地处运河中段的独特位置,使济宁的街巷受到南北文化的影响,从建筑样式到街道形制,有的像南方的雨巷,有的似北京的胡同,可谓南北特色兼具。
参考资料:
《济宁老街巷》
特别鸣谢:
济宁市委党史研究院(济宁市地方史志研究院)资料信息科
中国工商银行济宁分行尤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xs/1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