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和江苏淮安谁是中国运河之都,两个
这些年来,京杭大运河沿线有两个城市为了“运河之都”的称号争执不休
这两个城市就是山东济宁市和江苏淮安市
百度上关于“运河之都”的词条被两地网友多次编辑修改
你搜索一下,济宁运河之都和淮安运河之都的内容都同时存在
到底“运河之都”的称号应该归谁?两地的专家学者也是各说各话,都很有道理
山东济宁市济宁的专家说:济宁运河之都的名号来源于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
而江苏省淮安市也是一直自诩为运河之都,也是引经据典从很多方面进行论证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种研讨活动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要说谁的证据更有说服力,那真的好好看看历史了
长期设置中国京杭大运河全线最高治运司运机构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山东济宁
从这个角度讲,只有济宁才当之无愧地称得上“中国运河之都”。
元明清三朝都在山东济宁派设了最高司运治运机构——河道总督衙门
这是济宁成为中国运河之都的根本标志和最有力的历史证据
河道总督衙门非同一般行政机构,它同时还拥有或掌管着自己的军队,并主要依靠军队来实现其总督职能。
因此,河道总督衙门又是一个军政合一的机构
济宁市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的清代铁炮
炮筒上赫然铸有“河道总督署造”。这门铁炮就是一件实物证据
除此之外,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心脏工程”——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就在济宁
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稳固济宁“中国运河之都”地位的重要砝码
京杭大运河全长公里,济宁城北的南旺为运河全线海拔最高点,被称为“水脊”、“驼峰”。
从济宁向北到御河边的临清,高差达90尺;向南到黄河边的沽头(今江苏沛县城西),高差达尺
实际相差达十几米,通水相当困难,在历史上堪称运河全线的“老大难”区段。
如何让运河水“爬”过这百尺水脊,让船队顺利通航,成了一大难题,也是朝廷的一块“心病”。
“济宁通则全河活,济宁塞则全河停”的特殊地理环境,是济宁成为中国运河之都的先决条件。
而元代济宁南旺人白英创造性的设计出了大运河南旺分水工程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这个伟大工程对运河的意义可以和都江堰相提并论
早在年,济宁市中区就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运河之都·济宁中区”的图文商标,这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而颁发给淮安“运河之都”称号的中国古都学会是个什么机构呢
这是由国内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化团体中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组织”,在法律效力方面比较欠缺。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这里面就有山东济宁和江苏淮安
淮安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中国大运河淮安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江苏淮安明清两代则在淮安设有漕运总督(相当于现在的交通部加粮食部),而同时期存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要比漕运总督高一级别
河道总督管的事更多,所以淮安叫作漕运之都更为合适
管理运河的总督衙门就设在济宁,当然可以叫作运河之都
年,林则徐出任济宁河道总督,他在济宁任职期间为济宁大运河的管理事务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样的济宁叫运河之都那是名正言顺当之无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xs/1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