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择高而立向新而行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71.html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绪言卜繁雪吴丛      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前行又一年。年是济宁高新区建区30周年,自年建区,历经30年砥砺奋进,济宁高新区从初建时的3平方公里到现在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从26家企业入区到存量企业超过1.3万家,山推、辰欣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强势崛起;从火炬路1条主干道,到海川路、崇文大道、高新大道四通八达、内联外延;全区常住人口较3年前新增11万,成为全市净流入人口最多的区域,济宁高新区已成长为一座活力迸发、魅力洋溢的生态科技新城。   尤其是“三次创业”这5年,更是济宁高新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在党工委、管委会带领下,济宁高新区因势而谋、真抓实干,经济综合实力赶超进位,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科技创新活力十足,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济宁高新区早已实现发展阶段新跨越。      凝心聚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济宁高新区紧紧围绕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两大核心任务,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引领辐射、深化改革为主题,深入推进“三次创业”。5年来,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不断赶超跨越,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6.8%、7.3%。连续2年获全市综合考核一等奖,连续4年获全市开发区考核一类第1名,在全省个开发区中排名第17,列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前5强,在全国高新区评价中3年上升28个名次,进幅居全国前列。   主要经济指标所体现出来的数字令人兴奋,但除此之外,济宁高新区的经济质量也不断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比重由年的3.1:58.9:38.0优化为年的2.3:54.6:43.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5.1个百分点,“四新”经济占比提升至45%,年均新增“四上”企业家以上,以四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提质升级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济宁市的优势支柱产业,也是济宁高新区精准发力、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年1月,好消息传来,济宁高新区申报的济宁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山东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是济宁高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引领和带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又一新突破。   围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济宁高新区立足高新特色,突出区域优势,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获批济宁高新区装备制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其中济宁高新区装备制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工信部评为五星级产业示范基地。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之路是济宁高新区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担当全市“”产业集群主力军,1.2万亩产业新空间加快崛起,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4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达58%、79%、17.5%和57.9%。谋划建设了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中韩高端装备产业园、金科生命健康城、智能终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基地五大产业集聚区,永生重工、纬世特、海富电子等一批高成长性项目落地成长。   随着智能终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基地、中韩高端装备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专业园区投入使用,济宁高新区产业有效发展空间持续扩大,产业发展协调性和企业上下游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将全面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优势产业集群。聚智赋能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新高地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济宁高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先导工程,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聚力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完善孵化载体功能,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7%,比年提高22.4个百分点,拥有各类创新平台达到余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1家。打造培育了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山推协同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成功申报获批山东省第二批创新创业共同体。济宁创新谷“1+N”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初步形成以高新区为核心、多个县市区为支撑的协同创新体系。   创新成果丰硕人才是根本,济宁高新区将人才视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鲜活动力,开拓了以市场化方式打造“一港三基地”的人才发展新路径,创新实施了引育链、平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的人才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储备力量。截至目前,全区聚集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海内外合作院士13名、国家级重点人才26名、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6名,常驻外国专家余人。济宁高新区已成为人才广泛集聚、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沃土。重点突破推动改革开放迸发新活力   年12月29日,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项目举行竣工仪式,该项目是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占地亩,总投资3.6亿元,累计招引拟入驻企业26家,涉及进口保税、出口退税、物流分拨、跨境电商、保税展示等业务领域。保税物流中心建成运营后将成为济宁高新区外向型经济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是必由之路,济宁高新区作为济宁市外资企业的集聚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近年来,立足自身定位和发展实际,积极融入全省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局,吸引重汽、丹佛斯等一批国内外强企业投资高新,高新制造畅销全球个国家和地区,全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42%,连续5年全市第一,并获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   如果说对外开放拓展了济宁高新区发展新空间,那向内改革则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石。济宁高新区把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大经济运行”“大科技创新”“大审批”“大执法”等运行体系,剥离职能69项,机构数量压缩68%。实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先后成立了控股、招商、人才、创新谷、产业发展五大集团,形成了“1+5”市场化运营机制。实施“一区多园”改革,推动“一区十二园”立足园区特色,错位竞争。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增创新优势。践行初心民生保障实现新提升   中考综合成绩连续6年全市各县区第一名、云创小镇获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七连增……翻开济宁高新区近几年来的“民生档案”,普惠、发展、高质量成为其中的“关键词组”,教育、养老、医疗、社区治理等群众切身利益成为“重点领域”。   民生连着民心,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济宁高新区坚持政策向民生倾斜、财力向民生集中,大力推进重点民生实事,每年新增财力八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教育医疗全面升级,投资15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7所,新增学位2.6万余个,建成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6家标准化卫生室,在全市率先实现三甲医疗进社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户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落实临时救助、残疾人救助、儿童救助等政策,“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万余人。养老服务有效发展,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全覆盖,云创小镇获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黄屯敬老院被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社区治理路径不断创新,高新区《“四红”模式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市域社区治理优秀创新案例。产城融合城市建设展现新形象   近日,济宁高新区红星爱琴海购物公园正式营业,标志着蓼河新城首座商业地标正式诞生,开业当天客流量37万人、营业额突破1万元,创造了济宁市两个新纪录。爱琴海购物公园是济宁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四大商业综合体之一,主打精品超市、国际快时尚、亲子娱乐体验、时尚餐饮、巨幕影院、屋顶马场等多元业态,将助力蓼河新城品质生活全面升级。   城为人居,让城市更宜居,让群众更满意是济宁高新区一直以来的追求。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强力推进产城融合,不断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全面对接“一机场两高铁”城际交通枢纽,内环高架、崇文大道跨线桥等重要交通节点贯通,打通断头路30余条,7座桥梁竣工通车,建成区道路达公里,打通城市“主动脉”,畅通“微循环”。持续提升城市品质,5年来,新增及提升绿化面积万平米,绿化覆盖率达45.5%。实施蓼河公园、洸府河沿岸等七大片区和海川路、崇文大道等15条主干道路亮化工程,红星爱琴海购物公园开业运营,奥特莱斯、湖滨印象、华润万象汇等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医院、孔子国际学校、专家公寓等功能完善,一座宽阔通畅、地绿水清、文明时尚的现代新城加速崛起。   蓝图绘就千般景,实干笃行再跨越。未来5年,是济宁高新区攻坚“三次创业”的“全面决胜期”,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关键期、突破期,济宁高新区将深刻认识发展面临的阶段特点和责任担当,聚焦“三个高地”“九个高新”建设,聚力济宁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和创新谷两大核心战场,强化大招商、大项目、大平台三项战略支撑,抓好“严真细实快”作风保障,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加快迈入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奋力谱写高新区“三次创业”新篇章!         ①黄屯中心幼儿园开展手工活动   ②蓼河国际英才港总部基地   ③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④济宁高新区云创小镇社区   ⑤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济宁分院   ⑥晨光中的济宁高新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xs/16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