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好莱坞中国选导,长城能否扶起
三年多以前,好莱坞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一次,他们想与这个不断创造票房奇迹的国家,合拍一个发生在古老中国的史诗故事。这将是一部耗资巨大,面向全球市场的超级制作,好莱坞无疑想在方方面面都达到顶配。
首先,故事的发生地锁定在了长城——一个人类文明史上公认的建筑奇迹,西方人眼中中国文化的头号标志。然后,好莱坞从《山海经》中寻觅到了饕餮,一种上古传说中代表着贪婪的恶兽。真实的历史、想象与传说借此搅动在一起。最后,他们需要一位执行者,一个能掌控上亿美元的投资、上千人的制作团队、众多中外一线明星,还能拍摄一个不失中国韵味的好莱坞剧本的导演。显然,好莱坞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几乎毫无悬念的,他们请来了张艺谋。
《长城》主创合影
在中国,张艺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即使是那些对电影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对这三个字感到陌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艺谋早已不仅仅是一位拿过很多大奖、拍过很多大片的导演,在很多人的眼中,他已上升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熟悉的身影。
张艺谋曾任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总导演,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和央视主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提名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张艺谋的父亲张秉钧出身黄埔军校,最初他为儿子取名“张诒谋”。《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写道:“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诒谋”两个字有将祖辈的谋略传给子孙之意。但因为“诒”字颇为生僻,青年时代的张艺谋受不了大家总把他的名字念错,将“诒”字换成了“艺”字。换这个“艺”字,本意可能是读音相近,大家又都容易辨认。但冥冥中似有天意,这个因简单而被选中的字成为了张艺谋一生的写照。
片场的张艺谋年,张艺谋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第一次担任摄影师,这部电影成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
年,张艺谋在电影《老井》中第一次担任主演,荣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影帝;
年,张艺谋在《红高粱》中第一次担任导演,为亚洲电影拿下第一尊柏林金熊奖;
年,张艺谋导演《菊豆》,为中国电影争下第一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年:导演影片《秋菊打官司》,影片获意大利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女主角巩俐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像这样在国际A级电影节上两项大奖同时颁给一部影片的情况非常罕见。
年,张艺谋导演《英雄》,创造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开启内地商业大片时代;
年,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张艺谋担任开闭幕式总导演,令外国人感叹奥运会上再也不可能见到如此壮丽的表演了;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负责撰写了他题目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对张艺谋的提名评语。
年,张艺谋导演《长城》,影片成为有史以来中国大陆导演执导的最贵的一部电影,也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尝试……
几乎在每一个大时代的转折点上,我们都能看到张艺谋的身影。
最近,张艺谋接受了采访,关于他对电影的一些想法侃侃而谈。
张艺谋接受时光网专访
今年,62岁的李安选择用帧为电影带来一次变革;58岁的冯小刚选择用圆形画幅为自己的导演生涯寻求一次突破;66岁的张艺谋说,《长城》是属于他的一次大尝试。和很多人的想象大相径庭,他一点也不觉得拍商业大片有失身份,反而将其看得很重,摩拳擦掌,野心勃勃,“如果电影是个工业体系的话,这是重工业,是支柱产业。”
《红高粱》曾开启过中国电影的一个时代,《英雄》开启了另一个时代,《长城》是再次开启中国电影新时代的那把钥匙吗?张艺谋自己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他只是笑着对电影学院的后辈们说,“祈祷我们能成功吧,如果成功的话,六大公司会到你们中间来找王艺谋、李艺谋,因为他们要开拓市场。所以你们做好准备,看我们能不能成功。”
Q
你怎么看中国电影的批评体制?
张艺谋:
中国没有建立很好的批评体制,中国也没有很好的影评人队伍,都是众说纷纭。这是一。
第二,在这个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声音还迅速地集团化、利益化了,全都分散了。也有被收买的,专门有吹捧的,捧臭脚的,啥都有。再加上现在都是自媒体时代了,更加乱了。说什么的都有,很可惜。我认为,电影批评这块,我们始终没有建立好很好的体制、机制。
美国有,美国有权威影评人,这些精英很犀利、很准确,而且他们影响比较大。他们才不会被你收买呢,那是丑闻,他要丢饭碗了。所以基本上你首轮一演,他们对电影的评价一出来基本就定调子了,连票房的数字都定调子了,他就那么厉害,就那么有影响。
我们哪有?鉴于这样的情况,各类批评的声音,有各类的出发点,有各自的利益点,你就更没有办法去专门洗耳恭听了。我自己觉得这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很欠缺的一块。
《长城》剧照不同类型电影的评论方法我觉得要分,拿《长城》和《活着》来说,这是不同类型的电影。一定要用不同的尺子来谈它们。对着《活着》去谈商业、谈票房、谈大众、谈观赏性就很难;对着《长城》去谈深刻、反思、批判、民族、历史、责任,也很难,它没有这么多东西。电影一定要分类型,这是一个产业很系统、很完整、很成熟的标志。
我们的批评很多是不分类型的,缺什么专说什么。比如说我要为中国导演疾呼一下,鸣不平:中国导演常常被批评为作品做不到那么深刻,我觉得批评的人士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不知道原因吗?中国导演能一味地追求深刻吗?他们能做的是很有限的。有很多东西是大家心里都清楚的,你不能视而不见,你应该同类间横向比较。
最近的《血战钢锯岭》听说就很棒,我还很期待。梅尔·吉布森的,对战争的残酷性和人道主义有非常鲜明的描写。我听到那些评论,看到那些文字我就觉得可能会很棒。但是就这一点来说,中国能拍那样的战争场面吗?电影不分级啊。另外还有国情,还有社情民意等等,能拍出来吗?不行吧。所以那好,你们拍战争片,差远了。这话说起来很容易。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评论有很多甚至不是恨铁不成钢,其实就是挑毛病,就是板砖上吧。
《长城》工作照
说到怎么样让作品深刻,人类是有共识的。批判现实主义一定是深刻的。批判社会,批判政治,甚至批判自己,批判宗教,批判所有的东西,那是最让人反思的。纯粹的英雄主义,它深刻度是不够的。
在批判现实主义这个领域,你觉得中国电影导演能做多少?深刻度上你简直差太远了。你是二,人家是十,差好几个档呢。然后你想去电影节得奖吗?你马上就输给他了,他那个太深刻了。生存和存在决定意识,中国电影要发展,我们要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全面考量它。
我自己觉得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最好,就是所谓的诚意之作。你知道只能做到这里,你知道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就行了。所以你觉得我还会在乎那些不切实际的批评吗?
当别人神化你时,你反而要去劝解他
我不爱抛头露面,但愿意在艺术上不断伸展
《长城》剧照
Q
很多人羡慕你,觉得你做导演可以调动的资源特别多,比如说资金、明星等等。这些资源多了之后,你拍电影是更得心应手了吗?还是更多限制?
张艺谋:
不用羡慕,有这个羡慕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感觉资源是可以随意调动的,但其实你的责任更大,你的难度更大。比如说像《长城》这样中美合作的全球大片,后期的特效我就做了15个月,分分钟、秒秒钟都是文化和文化的碰撞。摄制组一千多人,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翻译就有七八十人。
你觉得当司令呢,这那的指手划脚,好像很过瘾。不是的,你不能浪费这些资源,同时你做的东西要对得住大家的劳动。比如说很多明星,很多小鲜肉、老腊肉说导演我来就冲着你,三分钟的戏我也来,你不要扬扬自得,你要对得起他这个心。人家对你有期望,有寄托,有信任。你要对得起所有付出资源的人的心,要有回报,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比如说像《长城》这种电影,它就是一个全球大片的姿态。如果你拍一个小的文艺片,目标很小,期望值也很小的话,你找这么一堆明星来,你不是吃饱了撑的吗?拍一个文艺片,要两亿的投资,那你就是挥霍了,你做给谁看呢?你又不能贪污腐化,你也不是管钱的。很简单,兵走兵路,马走马路,各种类型的电影都是这样一种情况。
《长城》剧照Q
很多观众对你有个印象,觉得你是一个特别喜欢拍大场面的导演,《英雄》也好,《满城尽在黄金甲》也好,《长城》也好,都有很多大场面。这是你的个人喜好吗?
张艺谋:
也不完全是。对我来说,我是训练我自己,锻炼我自己。
宏大是有视觉依托的,当然有的电影很小,就在屋子里头,但是主题特别特别宏大,那是非常了不起的,那是意象中的宏大,精神上的宏大,文化上的宏大。但是实际上大片大场面是很难做的,我只是锻炼我自己,我们可以绣花,也可以去泼洒。导演对自己的锻炼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多么多么爱好,没有必要。就是锻炼自己的掌控能力,这样有些事情你就敢接,你不会乱。
两条腿走路,可大可小,能大能小。“能”很重要,能大能小你的空间就大了,你自己的世界也就大了。这是导演功课的一部分,没有什么稀罕的。
Q
拍电影之余,你也指导了很多大型活动,相应的,这些活动也给你带来了很多的荣誉。这些电影之外的光环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张艺谋:
这些任务给我的时候我压力是非常大的,失败了就万劫不复了。所以接受这样的任务的时候,你要有心理承受能力,你要全力以赴。而且大家还要看到精彩,大家还要看到扬眉吐气。这个东西没办法,把谁放到这,也要面对这些东西。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所以实际上比电影还要复杂一点。在中国拍电影,投资确定以后,剧本确定以后,基本是导演一个人说了算。在这个制作过程当中你还可以有很多的空间可以调整。国家级的大型活动,基本上没有可能性,时间都是算好的。倒计时,然后你进入,开始搭建,开始做,也是有时间结点的,这些时间结点都不是你定的。你不能说我需要三年时间准备,你拍电影可以啊,你没有想好那你就准备好了,王家卫导演四五年拍一个也是没问题的。
这些活动的难度远远大于电影。有时候短短几十分钟的活动,有很多很多的困难。所以其实坚持和妥协都要做,方方面面,更复杂吧。
一个人的性格是这样子的,我自己是很低调的,也不爱抛头露面,尽量只是宣传电影出来一下。但是我愿意在艺术上去不断地伸展,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延展自己的弹性。
《长城》不在我的人生规划中
它让中国电影走出去,对世界讲出中国故事
《长城》剧照Q
《长城》这种好莱坞主投,中西文化的融合的电影项目是早就在职业规划中的吗?
张艺谋:
完全不是,也不可能。坦率地说,中国好剧本很少,打磨一部电影花上两三年、三四年的时间是常有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做一个规划。除非你有一个剧本库,而且都是好剧本,你可以挑。恐怕中国没有这样的导演,有这样丰富的资源。
外界经常批评我说,自己不会编剧,自己不会讲故事,那是他们批评我,他们真不知道我从第一部电影到现在都是自己动手打磨剧本,而且每次都很多稿,只是我不署名而已。即便《长城》请的是美国编剧,我有时候还要写成中文的东西跟他们交流,这是一个创作习惯吧,所以无法有完整的人生规划和创作规划。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在碰到一个好剧本是特别难的。现在产业发展快,抢题材、浮躁,很多东西刚一出来,在网上刚露一个小角,你一问,连人带作品都已经被公司买了,免谈。
还有就是,电视剧、网络剧,一些快餐式的东西,抢资源也很厉害,而且价钱也高,出名也快,很多编剧,甚至写手,甚至枪手,不想跟你磨剧本。你要求又高,报酬又不高,一磨就一两年,人家陪不起。人家来的时候就讲明,“对不起导演,我来就是仰慕你,咱两稿就可以,我底下还一大堆活呢。”
《长城》片场的张艺谋
Q
今年很多50后、60后的导演都做了一个很新的尝试,比如说李安导演尝试了帧,冯小刚导演拍了圆形画幅的《我不是潘金莲》,你有没有新的探索?
张艺谋:
《长城》是一个大尝试,第一次让中国电影走出去,对世界讲出中国故事。为了让中国电影走出去,我们参加各种电影节,在电影节得奖,这个已经几十年了,永远有人在做,我也做过很多次了。但是你知道这些传播的空间是有限的。那种主流院线上映的,影响世界大部分年轻人的大片,一直是中国电影的短版。如果电影是个工业体系的话,这是重工业,我个人认为,它是支柱产业。
Q
《长城》属于亦真亦假的故事,长城是真的,怪兽是假的,这个创意是怎么来的?
张艺谋:
这是美国人开发的,我觉得他们很有眼光。
第一,长城在中国这么多年了,我们的国产电影几乎没有一部拿长城做主战场的,过去抗日战争的电影有过一点,但是也不多。整个电影在长城上打,挺有意思的。
第二,居然选了饕餮。中国远古有十大怪兽,饕餮还是最有意思的。饕餮这两个字,很多中国人未必发音准,未必能写出来。
第三,宋代的秘密部队。理由也很好,不能扰民,不愿意惊扰社会,让百姓恐慌。一打打了上千年,一代又一代。这也挺神的。
第四,欧洲雇佣兵来偷火药。长城、饕餮、秘密部队、火药,这几个点是特别独特的,故事也像模像样。他们打磨了7年,虽然是魔幻题材,但挺自然,不牵强。如果把怪兽换成敌人,完全是一个非常现实主义的,合情合理的东西。我看过很多合拍片的剧本,故事简直没法接受,有很多想入非非的观点,但是《长城》剧本的这几点我都很喜欢。
Q
《长城》之后你还想尝试什么新的东西?
张艺谋:
不知道呢,要看剧本。实际上在拍《长城》的三年当中我一直在磨我的下一个剧本,已经磨完了。明年二月份《长城》做全球宣传,所以我就把开机时间定在三月。演员都选好了,队伍一直在工作,明后天我就要去开我们的美术会。当然我不透露下一个电影的方向,但是一直在交错进行。
要问计划,只能谈到下一部,再往下,下下一部就不知道了。要看你碰到什么样的剧本,什么东西可以激发你的创作的激情。
《长城》片场
距离12月15日19:00《长城》首映只剩3天
饕餮大战一触即发
无影禁军等你来战!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治愈白癜风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xs/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