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奇招占据这座山峰就可平天下
中国名山大川璨若星河,或以奇险著名,或以诗赋传世,或与佛家结缘,或是帝王渲染。而位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东视南京西眺武汉的大别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解放战争在此转折,历史在此转折!
当我们走进大别山区,走进刘邓大军指挥所,在时光隧道里回眸,静静地感受这次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转折事件。
毛泽东军事生涯中成就辉煌,指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就是其中最精彩之一。
天纵之才毛泽东发现大别山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武汉和南京的中间,武汉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南京是国民党的首都,如派遣一支部队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东可取南京,西可取据汉,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这一天才大手笔,既是改变国共军队力量对比的胜负手,也是一招定乾坤平天下。
前方指挥所年7月29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一份标有三个“A”字的加急绝密电报电令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不要后方,以破釜沉舟之势,千里跃进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揭开了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
刘伯承元帅在《千里跃进大别山》文中对跃进大别山进行了高度概括:“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为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被称为大转折。因为从这时起,中国革命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解放战争开始进入国统区。
年3月,国民党集中重兵进攻陕北和山东。从地图上来看,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就像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而这个细的“把”部分就是大别山区。正是由于大别山具有如此重要、特殊的战略价值,因此,无论国共双方,就连侵华的日本军队都从来没有忽视过这个地方。大别山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几乎都染有鲜血。
中央军委命令刘邓大军砍断这个“把”,跃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8月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12.4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大别山进军!一个星期之后,蒋介石才觉察出异动,确定共军并不是“抱头南窜”,而是目的清晰地直奔大别山,威胁南京。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明白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意图的蒋介石,紧急督促国民党军加紧追击刘邓大军。
刘伯承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从现在起,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敌人的飞机大炮,要从敌人阵地上打开一条血路冲过去!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
邓小平说:“现在没有别的出路,只有坚决打过去!”
刘邓大军南渡淮河充满了传奇色彩,最后渡河的是担任阻击任务的49团,他们刚渡过河后,国民党吴绍周85师后脚赶到,他的人马一下水,还没到河心,上游的洪峰汹涌而将国名党士兵吞没。吴绍周忙让部队停止过河,望着淮河仰天长叹:“共产党啊共产党,真有命,刚刚过去,水就涨了!”
国民党军10多个旅望河傻了眼,造桥、修船,足足忙活了10多天才过了淮河。
刘邓雕塑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碍,于年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尔后,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西,三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
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在8月29日日记中记道:“追击刘伯承各路国军均为淮水所阻。据云:刘军渡淮河系徒涉,国军一到即涨水,可亦奇矣!刘部进入大别山,陈赓部进入伏牛山,已形成犄角之势,从此中原无宁日矣……”
看到展厅的一些历史文物,我们能够真切感觉得到,当年刘邓大军到了大别山并不是到了家,艰苦考验随之而来。我军主要活动在中部山区,这里本来就很困苦。一下多了10多万张口,那里有这么多粮食,大别山人民勒紧裤腰带用极为有限的资源支持了大军,这是刘邓大军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取得胜利的关键。
异常艰难的环境给部队造成很大减员。在刘邓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病员“占三分之一,多至一半”,出发时的12.4万人减员到最后剩余5.8万。
那些参加过长征、抗日、解放、抗美一些列战争中刘邓大军的老兵,问他们哪场战争最酷最苦?“非大别山莫属”,他们都这样回答。意志、毅力、信念,大别山是一个最大的考验。
毛泽东说:“在大别山各兵团没有站住脚的时候,我们不敢讲伟大的转折点,不敢讲蒋介石可以打倒,‘我必胜,蒋必败’。杀猪要一刀捅中要害,大别山进军我们已经通了他一刀,要再来一刀。”这之后毛泽东信心百倍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口号。
站在大别山的怀抱中,我们虽然不能再呼吸到战争的硝烟气息,但我们知道,这里所有的山石树木都见证过炮火呼啸,见证了改天换地!
走出刘邓大军指挥所,难舍革命情怀,耳畔依然在响起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的军歌:
前进前进,前进前进!不顾疲劳向前进!日夜不停向前进!在火热的太阳下前进!在漆黑的雨夜里前进!在漆黑的雨夜里前进!向着大别山前进!
峰峦叠嶂楠ㄨ偨娉ㄥ皠娑蹭环鏍?鍖椾含鍝釜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畨鍏?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xs/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