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情纵横、华采无边的才子文化
才子文化
济宁文化的丰富性令人叹为观止。不仅出了孔子孟子,出了伏羲女娲,出了炎帝黄帝,出了梁祝,而且又来了四位文史巨匠,这就是左丘明、李白、杜甫和孔尚任。
一是史学家左丘明 左丘明,春秋末年鲁国人,任鲁国太史,专门负责记载宫室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国君的言行起居。《春秋左氏传》是他一生最杰出的贡献。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它记载的历史起自公元前722年,止于公元前453年,共计二百七十年,比孔子所编的《春秋》多出28年。史料丰富,叙述完整,是研究春秋时期政治、军事、文化发展的最有价值的历史著作,是历代史学家的必读书。而且《左传》在文学上也有极高的成就。
《左传》开编年史书体例先河,其另一部巨作《国语》又创国别史体例,为后代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对后世史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唐代诗仙李白曾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三十六岁时,偕同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绕道太原“寓家东鲁”,一住就是二十年。从李白的诗文中看,他在山东寓家的地址是“东鲁”、“鲁”、“鲁中”、“ 沙丘旁”、“沙丘城”、“鲁门东”等。唐代兖州为鲁郡,1993年发现的北齐沙丘城造像残碑有“大齐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岁次实沉于沙丘东城内”,清《兖州府志》记“沙丘在今府城东二里”,可见李白所寓家寄居的就是今兖州市。
李白在经历了一番得意和失意的磨练后,仍又回到了东鲁。他在这里饮酒赋诗、会朋聚友,不少名篇出自此时。如《行路难》、《将进酒》、《梁甫吟》、《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这里是他才思喷突的所在,也是他情柔心碎的地方。他的儿子在这里出生,女儿在这里长大,夫人又在这里去世。每念及东鲁,便常有剪不断的情思。“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娇女字平阳,折花依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杜甫之父杜闲在兖州做官。杜甫因投奔父亲来到济宁。天宝五年,李白、杜甫同赴济南拜谒书法家李邕后,李白返回任城,居东门外贺兰氏酒楼,杜甫则转道临邑看望其弟后亦前来任城。二人开怀畅饮,吟诗和歌,泛舟泗河又策马曲阜同访隐居的范十,醉酒吟诗十余天后又相约同游兖州。这是李杜友谊的高潮期。李白、杜甫在济宁的活动为济宁文化凭添了几分风骚气象。
三是戏剧家孔尚任 孔尚任是孔子六十四代孙,祖居曲阜城南小湖上村,曾在孔、孟、颜、曾“四氏学”就读。屡试不中,便隐居城北石门山中读书。
孔尚任目睹了明清两朝更替的全过程。政权的腐败,清兵的强入,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伤口。他曾遍访江南名胜和明朝遗老,掌握了大量南明逸事。回北京后仍不得重用,心情抑郁积愤难消,便“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几经易稿,终于在康熙三十八年写出了戏剧巨作《桃花扇》。《桃花扇》上演后,立即轰动京师。街谈巷议,无人不说《桃花扇》。孔尚任因此获罪朝廷,被免了官职。他回归故里,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五十七年,孔尚任谢世于故里,享年71岁。 《桃花扇》是中国戏剧史上划时代的巨作,史称“南洪(《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北孔”。这是对孔尚任杰出戏剧家地位的肯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xw/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