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召开社科规划课题立项工作新闻发布会
5月28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社科规划课题立项工作新闻发布会。市社科联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介绍济宁市社科规划课题立项工作有关情况。济宁社科规划项目介绍和设立以来工作的简要回顾济宁社科规划课题是市委市政府设立的市级规划课题,是我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年市委济发[]25号文件提出了设立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要求,年3月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社科联;出台了《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就社科规划项目的选题、申报、评审和立项、中期管理、经费管理、成果鉴定、验收和结题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并首次正式启动社科规划项目。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市社科规划项目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同行专家评审制、委托制和重大课题招标制三种形式。(一)评审制。每年一次,3月启动,4月召开专家评审会议立项,当年结题。(二)委托制。因应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要,或为动员社会资源进行社科研究提供研究成果而采取的一种立项方式。该方式是由市委、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提出申请,经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批准,报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备案,即:该职能部门受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委托,按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及课题结题鉴定,其评审立项、课题资助、结项鉴定等一切费用由该职能部门承担。近年来,与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孟子研究院先后设立了委托制课题研究,效果良好;(三)重大课题招标制。对于有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经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确立课题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立项。年以来,规划课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课题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既有应用型研究,也有基础性研究,既有理论探索,也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7年来,共有项课题获得结项,推出了一批优秀理论成果。一批课题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决策,起到了参谋和助手的作用。为促进成果转化,市社科规划办把每年度规划结项课题编辑成册,送市领导和市直部门、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供决策参考,免费赠送给全市社科理论工作者参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社科规划项目始终把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并把这个要求体现在课题指南、评审立项、中期管理、课题结项等各个环节,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二是社科规划项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高度重视并大力促进成果应用转化,为党和政府决策发挥了重要参谋和咨询作用;三是社科规划项目积极扶持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学术观点、学科体系、科研方法和科研组织管理创新,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四是社科规划项目重视培养人才,规划项目实施的过程也是凝聚和培养人才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界许多优秀人才就是在承担、完成市社科规划项目中成长起来的,市社科规划项目在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社科规划项目注重通过建立和运用良好机制有效引导学风建设,在推动市直部门单位和学术界形成优良学风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目前市直部门单位申报市社科规划项目已蔚然成风。今年社科规划工作和课题立项情况今年的社科规划项目立项工作是3月份开始启动的,3月16日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就今年社科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课题申报、课题管理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发挥好社科规划课题的导向作用,便于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选题,社科规划办在征求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市人大研究室、市政协研究室、市纪委研究室和市委宣传部意见的基础上,发布了《年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指南》,列出了个指导性题目,涉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专题,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旅游、新闻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文学、艺术、体育等六大类多个学科。4月份市社科规划办组织开展了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评审工作。在市纪委派驻纪检组的全程监督下,经过课题专家组匿名评审、公示等程序,共确定立项课题79项,其中《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区可行性研究》等26项申报项目为资助项目(重点项目),《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研究》等53项申报项目为自筹项目(一般项目)。获准立项项目,重点围绕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如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区可行性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合力提升南四湖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研究、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一带一路”视野下济宁地区运河文化传播路径研究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将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希望课题组负责人要抓紧组织课题组成员,迅速开展课题研究,各有关单位要督促项目负责人尽快启动项目,并提供必要的支持,提供便利的条件,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任务。今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话精神和“四个讲清楚”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理论研究,借力社会力量、凝聚人才智慧,更好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济宁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孔子研究院联合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项目,面向社会开展专项研究课题公开招标工作。4月26日,发布了《年济宁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项目课题招标公告》,对课题申请条件、课题申报、课题立项、课题结项、经费支持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市首次实施重大课题招标制项目。课题聚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要围绕传统文化在理论研究传播、社会治理、经济管理、政德教育、家风传承等方面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研究,确定参考课题40项,拟立项课题20项左右。这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上一篇文章: 集团新闻热烈欢迎济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相关链接:
济宁公示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济宁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项目课题招标公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wh/1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