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强戒所孔子学堂特别家书项目获奖

9月1日,济宁市强制戒毒所传来好消息——在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中,该所申报的“孔子学堂特别家书”项目获得铜奖。这也是山东省戒毒系统在此项活动中首次获奖。

“孔子学堂特别家书”是济宁强制戒毒所“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文化教育项目之一,与此同时,国学情景剧表演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这里虽不是学堂却弥漫着书墨香。

国学情景剧国学公开课比赛现场

一摞摞草纸上写满了苍劲有力的文字,然而这里并不是艺术培训班,而是强制戒毒所。“都说见字如人,能写一手好字,也能磨砺人的心性。”济宁强戒所教育大队教导员全顺民介绍说,这里的每一张字都是戒毒人员所写。“你看这些字,写得十分漂亮,但之前,他们连毛笔都没有拿过。”全教导员表示,戒毒学员每周都会上书法课,下课后还会有书法作业,所以进步都非常神速。

戒毒学员展示书法作品

戒毒学员小刘来到这里已经有10个月,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小刘的书法现在却写得有模有样。小刘说,自己还不是这里写得最好的,还有人的字更漂亮。“以前想都没想过练书法,我是个粗人,感觉这种文雅的事情和我都不沾边,但现在却变成了我的一种兴趣。”小刘说,以后回归社会,这个练字的习惯会坚持下去。

让学员们如此投入练字的动力,不仅仅是因为一张张工整的书法作品所带来的成就感,还有一份份家书带来的思念。“孔子学堂特别家书”是让在强戒所中的戒毒学员可以与外面的亲人互通书信,增加交流。“很多人来到这里是被家人告发或强行送来,因此与家人之间存在不小的隔阂。”全顺民说,而书信比电话交流更加委婉,许多不能说出的话语都变成文字写了下来。

戒毒学员自编自演的国学小短剧

戒毒学员小杨每个月都会和家中的亲人通信,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子让他始终放心不下。小杨年幼时便没了父母,自己和两个弟弟相依为命,为了养家,他去过南方打工学技术,终于打拼出一片天地,有房有车也有了自己的公司,生活相当富足,然而这一切,却毁在了毒品上。第一次被人教唆接触毒品时,只有初中文化的小杨根本意识不到这有什么危害,本以为只是浅尝辄止,谁知却是一入毒门深似海。吸食了冰毒的他完全无法再正常处理生意上的事情。“只要‘溜了冰’(吸食冰毒),正事就没办法再干了,比如下午三点开会,别人再怎么催,我都动不了。”小杨说,被催的烦了他索性关掉手机。

就这样,小杨毁掉了自己一手打拼下来的生意,也败光了账户里四五百万元的资产,最终,看不下去的弟弟向公安机关举报了他,小杨也被送到了强制戒毒所。起初小杨觉得弟弟出卖了他,对他恨之入骨,但在后来一次次的通信中,小杨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了弟弟的一片苦心。“弟弟本想等我出去再结婚,但是时间太久,怕耽误女孩儿,所以我让他先把婚结了。没能到场虽然遗憾,但也从心里为他高兴。”小杨说。

在强戒所中,他尝尽骨肉分离之苦,并把这些思念都写在了日记里:“每次妻子来看我,我都会把日记读给她听。”小杨表示,他每天都会挂念不足两岁的儿子,并在书信里不断向妻子保证一定不再碰毒品。“一是因为毒品百害无一益,我身体都被毁了,再就是,我实在受不了与家人和骨肉分离,这种牵肠挂肚的滋味太煎熬了。”小杨说,每一封写满保证的书信都将是一个承诺,即便回归社会,一样会时刻提醒自己勿忘曾经的经历。

国学情景剧比赛获奖奖牌

在最近国学情景剧的活动中,因为记性好,小杨反串出演了孟母一角。“当初选演员时,我是自愿报名,就想体验一下当演员的感觉。”小杨说,后来出演孟母,是被人推选的,“因为任务中台词多,他们都记不住,所以我就演了。”小杨告诉记者,以前读国学,觉得这种故事和自己没太多关系,“都是些耳熟能祥的故事,所以扫一眼也看不下去了,没想到这次演出之后,感觉真的不同。”

小杨反串了孟母之后,便开始揣摩每句台词如何配合每个手势、每个眼神和表情。“她说的每句话都是有深意的,加上我自己也有孩子,突然就领悟了这种良苦用心和孟母三迁的真正含义。”小杨说,其实人处于懵懂时,最容易被身边的人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这样的道理。

小杨这次的演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让小杨所在的二大队副大队长张斌也高兴了一阵子,因为这个穿插了三个国学小故事的情景剧正是他精心组织编排的。“演出之后,许多学员私下也会进行讨论和相互督促,虽然都是些小故事,但里面蕴含的却是通透人生的大道理,希望在他们切身感受后,能领悟到更多的东西。”张斌说。

文章来源于济宁戒毒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wh/19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