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化工第一大省山东各类化工园区共199
山东各类化工园区共个,不再新设化工园区
5月5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山东有各类化工园区个,有的县化工园区最多的有10个,有6个地级市的化工园区超过15个。为清理整顿现有化工园区,山东一般不新设立化工园区。
山东省化工转型办副主任、省经信委副主任王万良表示,目前全省各类化工园区有化工生产企业户,仅占全部化工企业的32.2%,化工园区企业入园比率较低,如经清理确认后,入园率将更低。此外,山东化工园区认定缺乏科学的布局和规划依据,布局分散,发展方向不清晰,没有充分发挥功能作用。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鲁政办字〔〕号)中明确要求,重点敏感区域内化工企业年底前要“进区入园”,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进入专门的化工园区,新建的化工企业必须“进区入园”。明确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对全省现有化工园区(集中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由各市政府重新审核公布。新设立化工园区(集中区),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请各市政府批准。化工园区不确定下来,将影响到到企业项目落地和搬迁进度。
据悉,省化工转型办日前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各市及早对化工园区进行全面的清理规范和确认公布,先易后难,先急后缓,成熟一个公布一个,分批公布,以便于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和使新项目落地。
记者了解到,化工园区的位置要严格遵循科学布局原则,化工园区不得位于城市主城区、居民集中区、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南水北调水源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区等区域内。
化工园区边界与人口密集区、居住区、周边环境敏感区域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并设置安全隔离带(绿化带、水系等)。隔离带内不得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化工园区边界应设置醒目的界桩,有条件的应进行封闭管理。凡园区内有不符合安全与防护距离要求的村庄、学校等,必须尽快采取措施予以搬迁。
此外,山东各市要按照化工园区基本条件和要求,对现有化工园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一般不新设立化工园区。拟保留的化工园区由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由各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办公室进行初审,并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审查论证,提出初步认定意见并报省化工转型办公室备案;认定意见经市政府审定后,以市政府文件公布化工园区名称、规划布局四至范围。不需要重新调整规划的化工园区,应于年12月31日前,完成相关工作并确认公布;需要重新调整规划的化工园区,应于年12月31日前,完成相关规划论证工作并确认公布。来源:中国山东网
取消县一级审批危险化学品项目的权限
近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化工转型办副主任、省经信委副主任王万良,省安监局副局长罗新军,省环保厅副厅长葛为砚,省政府节能办主任刘绪聪介绍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意见》提出,各地原则上不再核准(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1亿元的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不含土地费用)。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的核准(备案),审批权限一律上收由设区的市以上投资管理部门负责,也就是说县一级没有审批危险化学品项目的权限。并且,新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一律由省安监局负责核发,不再委托办理。
对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1亿元的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最近各地各有关部门反映有不少企业有要求。4月29日,省政府领导在省化工转型办召开现场办公会上,进一步重申鼓励发展产品档次高、工艺技术装备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化工项目。对投资额低于1亿元但属于技术改造,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项目,可由各市申报,经省级专家审查论证,由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联席会议审定后,各市办理相关手续。来源:齐鲁网
山东提高化工企业投资门槛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山东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山东省对化工企业投资提高了门槛。山东省政府要求提高化工产业项目的投资者门槛,规定各地原则上不再核准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1亿元的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不含土地费用)。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的核准(备案),审批权限一律上收由设区的市以上投资管理部门负责。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立了更进一步的门槛,突出的是化工大市山东淄博市,把化工企业的投资门槛确定在3亿元以上。据山东省化工转型办副主任、省经信委副主任王万良介绍说,对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1亿元的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4月29日,山东省政府领导在省化工转型办召开现场办公会上重申,鼓励发展产品档次高、工艺技术装备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化工项目。对投资额低于1亿元但属于技术改造,又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项目,经过有关部门审查、有关专家评审,经山东省政府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联席会议审定后,可以新上这类项目。来源:中化新网
化工第一大省抓安全再加码
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刘海军
●打非治违:家化企被关闭
●集中行动:57条分工落实到责任人
●追本溯源:10余项制度防范源头风险
4月3日,德州市平原县联化科技有限公司环保废水装置处理含盐废水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
4月4日,济宁曲阜市八宝山氧化钙厂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
短短2天,山东连续发生2起化工安全事故。为此,山东省政府安委会连发3个通报,决定将全省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由原来的半年调整为一年半。高压之下,各级政府和安监部门紧锣密鼓地严查整治,多家化工企业面临着又一次洗礼。
这场史上最严、规模最大的大、快、严集中行动能否遏制事故频发的安全生产形势?4月26日,笔者走访了业内相关人士。
打非治违
3个月关闭家
山东是国内化工第一大省,石油和化工产业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5。但由于市场准入门槛偏低,山东各种不安全、不环保的小企业数量众多,且近年来呈快速增长势头。多数市县化工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布局分散,化工企业安全隐患大量存在。有些企业环保手续不全,存在未批先建、批小建大、久拖不验和超期试生产等违法问题。而去年连续发生的几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直接将化工生产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痛定思痛,年12月9日,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力争通过3年的综合整治,推动全省化工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根据《意见》,山东省专门成立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办公室,以打非治违和安全、环保、节能等评级评价为抓手,摸清底数,列出清单,分类施策,依法整治,着力优化化工产业布局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产业新体系。
从去年12月份开始,山东省着手开展化工企业“三评级一评价”(安全、环保、节能评级和综合评价)工作,同时与全省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为主题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对非法设立、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全生产条件、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的化工企业,依法坚决予以关闭或责令停产整顿。
山东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办公室主任、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介绍说,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3个多月,全省共关闭化工生产企业家,责令整改企业家。其中安全方面立案查处企业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家,提请关闭22家。
上热下冷
企业主体责任缺失
在这项跨年度的打非治违行动中,多数化工企业积极面对,自我加压,查漏补缺,并以此为契机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今年一季度,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发生较大事故比上年减少2起,死亡人数减少11人。但在省政府组织的督查暗访中发现,企业不急政府急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中小企业并未进行自查自改,有的企业仍在等待观望或应付检查,等待政府组织专家帮查隐患。有些企业非法违法和违规生产经营现象依然严重,个别企业甚至边排查隐患边发生事故。
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为何这么难?“因为很多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从上到下一层比一层衰减,认为地域越小出事故的概率越低,且企业对有些问题见怪不怪,认为多少年来一直如此,不会出事。”淄博市安监局局长勾东升说。
“有的企业还在观望,甚至一味地等待政府带专家来帮助排查安全隐患。”山东省安监局一位督导组长说,在安全生产上,部分企业对自身主体责任认识极不到位。
“化工行业人力资源专业素质偏低,专业人才、高级操作人员缺乏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滨州市安监局局长刘学俭如是说。
但不管何种原因,新一轮集中行动开展情况不均衡,呈现上热下冷和整治力度递减的状态。总体看,政府比企业积极,国企比民企积极,大企业比中小企业积极。
责任缺失,管理必出纰漏;心存侥幸,早已埋下祸根。4月初,山东化工行业连续发生2起安全事故,造成6人死亡,全省安全生产形势骤然严峻。“这些事故发生在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期间,充分说明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和严重,尤其是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职工教育培训等方面还存在不到位、不落实等问题,也说明有的地方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行动不深入,安全生产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山东省安监局局长付伟说。
深化整治
大快严行动延长一年
正因如此,4月14日,山东省政府安委会印发《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将大、快、严集中行动由原来的半年调整为一年半,直到明年4月底。
付伟指出,大、快、严集中行动要突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这是主攻方向。系统地说就是严格做到“六个必须”,即凡是生产经营的企业必须查、凡是检查发现重大隐患的企业必须立案、凡是立案的企业必须顶格处罚、凡是处罚的企业必须公开曝光、凡是整改后仍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必须停产整顿、凡是经停产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必须关闭取缔。
事实上,为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去年山东省就制定了《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决定事项分工落实方案》(鲁厅字〔〕49号),确定了57条安全生产任务和分工,细致到谁牵头、谁负责、谁承办,涉及几十个省直部门。还有一些严厉措施包括在其中,例如公开约谈发生重大事故的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发生典型较大事故的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落实黑名单管理制度,强化失信惩戒作用;强力推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淘汰关停一批等等。
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山东省政府还决定在全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专项执法检查,省直有关部门将按不低于50%的数量对企业进行抽查。对执法不严、该罚未罚、致使隐患没有及时整改的,检查人员一律停职检查,部门负责人一律暂停职务。
为加强化工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今年山东省还将加快《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制度的修订工作步伐,认真落实《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治理规定》《山东省安全生产举报管理办法》《山东省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办法》《山东省安全生产约谈制度》和《山东省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暂行规定办法》等10余项制度,严把化工生产等高危行业企业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风险。
“这些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严格的安全法规制度,看似是对企业多了约束,其实对企业是好事,可以引导企业树立主体意识,规范企业行为,毕竟实现安全生产还得靠企业自身。”华鲁恒升安全管理主任李连军认为。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刘海军北京皮肤白癜风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wh/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