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太白湖,请给青头潜鸭一个家

两只在水面扇动翅膀的雄性青头潜鸭(轻风扶柳/摄)

悲惨的命运青头潜鸭(Aythyabaeri)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这是一种长相奇特的野鸭。雄鸟头颈部墨绿色并具金属光泽,虹膜白色;雌鸟头颈部黑褐色,眼先与嘴基之间有一栗红色斑块,虹膜褐色。胸深褐,腹部白色并延伸到两胁;翼下羽及二级飞羽白色,飞行时可见黑色翼缘。主要以水生植物和软体动物、甲壳类等为食,觅食方式主要通过潜水,但也能在水边浅水处直接伸头摄食。栖息于水生植物茂盛且水流平缓的水域,传统上在中国东北部和俄罗斯东南部繁殖,迁徙时见于中国东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青头潜鸭历史上曾经是一种相对普遍的鸭类,但是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为捕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其种群数量一直处于衰减状态中,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极危(CR)状态。经历了堪称灾难性的下降后,目前青头潜鸭全球种群估测可能不足只,距离野外灭绝仅一步之遥。最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把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EN)降为易危(VU),国宝的任何消息都让公众紧张。国家林业局又出来解释说保护压力依然艰巨,认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栖息地破碎化比较严重。这些平时只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小圈子里才经常引用的术语让公众也强行科普了一把,原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一个衡量全球主要物种生存状况和受威胁情况的清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一旦进入受威胁名录中,就说明这个物种的日子不好过了。青头潜鸭传统地理分布图,橙色-繁殖区,黄色-迁徙区,紫色-越冬区。来源:《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适逢东亚水鸟保育基金和朱雀会承接山水-汇丰自然观察物种调查项目-“珍稀鸟种通缉令”的小额资助,支持我们开展青头潜鸭监测。我们发现,年太白湖整个夏季都一直有青头潜鸭活动,繁殖期也多见雄鸟,符合仅雌鸟孵卵而雄鸟不参与育雏的一般规律,怀疑青头潜鸭在此繁殖。但受限于复杂的环境和茂密的植被,暂时并未得到确凿的证据。青头潜鸭特征图,左侧雄鸟,右侧雌鸟。来源:《日本的鸭识别图鉴》()结缘济宁太白湖年12月,山东济宁的鸟类摄影爱好者“轻风扶柳”在太白湖外围的水塘拍摄到了4只青头潜鸭,这可能是济宁市范围内第一张影像记录。随后曲阜师范大学观鸟协会与济宁的其他爱鸟人士开始持续







































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wh/440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