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头版头条介绍济宁

  2月7日,《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头版头条大篇幅介绍济宁支队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山东省济宁市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现存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处,市级处,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座,尤其以“曲阜三孔”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扬名中外,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近年来,济宁市消防支队按照省文物局、省消防总队联合发出的《关于建立文物消防安全管理联合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重点防范、联勤联动,积极构建责任到位、管控有力、处置有效的火灾防控体系,确保了未发生造成文物严重损毁的火灾事故。

  政策与制度同步

  工作中,济宁支队提请市政府出台《文物安全责任制管理规定》,将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政府目标责任考评内容,细化明确相关职能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由市政府督查室定期组织督导考核,落实“一把手负责”和“一票否决”制度,确保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见成效。

  济宁支队联合文物部门出台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明确了文物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标准,与文物、旅游、安监、供电等部门建立了定期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机制,每月组织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社区网格员或村级警务助理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严格定人、定岗、定责。同时,与文物单位周围的“九小场所”和居民小区物业服务单位逐一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余份,细化了消防安全责任。

  发展与保护并重

  济宁支队按照“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工作思路,结合文物古建筑地理环境、建筑布局、水源状况,将消防规划纳入《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实施,结合市政供水管网和城乡道路改造,推动全市新增市政消火栓具,新建消防水池个,铺设消防车道60公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针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孔府、孔庙消防安全评估中提出的问题,济宁支队结合现行文物建筑规范标准对消防设施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设计方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批复,工程共投资余万元进行全面改造。推动市政府将文物古建筑纳入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范围,保护建设,合理修缮。年,投入专项资金余万元,对30余座文物建筑进行了涂刷防火涂料,有效提高了建筑的耐火等级。同时,支队每年对辖区内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情况至少开展一次综合评估,制定相应消防安全措施,及时提请政府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

  人防与技防结合

  济宁支队在文物保护单位建成“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微型消防站个;成立余支志愿消防队,60余支仿古“巡更队”等义务消防队伍,开展景区消防安全巡护工作;在文物建筑修复工地成立义务消防常识宣传队,提示施工单位及时消除火险。

  为推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济宁支队联合安监、文物、供电等部门定期组成检查组对文物古建筑进行消防安全大排查,建立隐患清单,制定有针对性的隐患整改计划,做到有跟踪、有结果,一事一毕,闭环运行。年,共发现消防隐患处,整改隐患余处,罚款67万元,临时查封21处。按照《文物建筑电气防火导则(试行)》,探索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全市推行火灾报警系统、独立式火灾报警装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视化监控系统,力求构建全覆盖、无盲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改体系。

  同时,济宁支队将古建筑防火知识、古代消防常识纳入导游讲解内容,提醒游客共同   执勤与演练齐进

  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济宁支队按照“每周一熟悉、每月两演练”要求,组织官兵对辖区重点文物古建筑的道路、交通、水源进行全面普查,准确掌握辖区古建筑结构、消防设施、救人灭火途径、交通道路及毗邻单位情况,并采取指挥员、战斗员、供水员等分岗位强化熟悉。

  济宁支队采取边演练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更新扩大灭火救援预案实用性;以“战区网格化”为基础,开展作战协作区执勤力量实战拉动演练,开展国家级文物古建筑演练17次、省级文物古建筑演练次,修订预案处,投入参演社会单位家次、车辆辆次。

  在旅游旺季、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济宁支队开展防消联勤、动态巡防制度,重点部位24小时蹲守。在秋冬季节,定期对景区植被、草坪等进行湿化处理,避免吸烟、飞火等引发火灾;在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支队党委常委带队轮流蹲点值守,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编辑:姬长建审核人:李红军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正规吗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wh/64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