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与英吉沙的不解情缘:3年支援53个项
扬眉动目、晃头移颈、拍掌弹指……8月1日上午,伴着清新欢快的乐曲,英吉沙县城关乡8村乡村大舞台上几十名中小学生兴奋地跳着他们热爱的“赛乃姆”,努尔加玛丽·图荪和努尔艾力·图尔贡两名暑期返乡的大学生,正组织村里的学生跳舞,准备参加乡里组织的比赛。努尔加玛丽高兴地告诉记者:“山东济宁援疆后,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有了这个乡村大舞台,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跳舞。”
(新疆财经大学大三学生努加玛丽.图荪组织家乡学生在乡村大舞台跳舞。吕光社报道)
“英吉沙”在维语中意为“新城”,蕴含着维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英吉沙县工作已近3年的济宁市援疆指挥部指挥李洪文感慨地说,“民生关乎民心,民心关乎稳定。解决好维族同胞的民生问题是援疆的根本任务。”
为让维族同胞在“新城”安居乐业,三年来,济宁对口支援英吉沙县项目53个,总投资万元,涉及安居富民工程、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其中民生项目投入占援疆资金的80%。这些项目赋予了“新城”新内涵,维族同胞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家门口的环境变美了,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孩子们上学也有了好去处。
两千多年土陶手艺重现生机
陶胚旋转,手指舞动,灰色的泥土仿佛有了生命,很快,一个细颈敞口的葫芦状土陶瓶诞生了。8月1日,国家非遗项目维族传统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的土陶技艺引起了参观者的阵阵喝彩。
芒辛乡扎库比西村是英吉沙县土陶发源地,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制陶作坊彼此相望,土陶制品畅销天山南北及周边国家。然而进入新世纪,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土陶的辉煌盛景不再,全村一度只剩2户人家做土陶。阿卜杜热合曼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富民安居”工程改变了扎库比西村,也让土陶技艺重现生机,土陶也随之成为畅销的旅游产品。济宁市援疆指挥部将扎库比西村改造纳入英吉沙县旅游发展规划,投入援疆资金,对土陶村进行了整体提升改造,新建了室外土陶体验园、景观桥平台、场景雕塑等配套设施,村庄旧貌换新颜,一个集“观光、体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正在形成。
“前几年一年烧不了几窑,一个月只能卖七八百元,而现在一个月就能卖到2万元,3个儿子和儿媳都在做土陶。土陶的好日子又回来了。”58岁的阿卜杜热合曼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他说:“这要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
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变成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粉刷一新的砖房,泥泞的小路了变成一条条宽阔干净的柏油马路。截至目前,济宁援疆指挥部已实施安居富民工程户,环境综合整治村庄15个,向农村居民免费赠送彩电万台。据李洪文介绍,年以来,济宁援疆将安居富民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业社区和“电视送万家”文化惠民工程等同步规划,使英吉沙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提高,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济宁市援建指挥部还投入援疆资金余万元,建设“天网智能工程”,率先在南疆地区实现了县域视频监控全覆盖,为维族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织就一张“平安网”。
(英吉沙县城关8村学生在乡村大舞台跳舞记者吕光社报道)
办好教育铺就希望之路
“我现在有了技术,工作、生活很是幸福,一定好好干,回报好心人的帮助。”孤儿阿布里克木是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3村村民,7岁时父亲去世,成年后,打馕、烤包子,成为他生活的来源,但每月不足千元。年9月,他在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参加了援疆企业中兴手套厂后的培训,成为缝纫机维修的行家里手,并在厂里找了一个女朋友。今年4月,公司帮助他成了家。在英吉沙服装产业园中兴手套厂生产车间,阿布里克木说:“将来有了孩子,一定让他好好学汉语,将他培养出来。”
阿布里克木学习技术的英吉沙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是济宁援建的,已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再就业培训的好平台。
济宁市援疆指挥部民生组副组长张中喜介绍,针对英吉沙县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情况,援疆指挥部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制定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培训的一整套教育规划建设方案。
济宁市援疆指挥部围绕卫星工厂,配套建设规范化幼儿园20所,完成县实验中学、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附属设施、县第三小学综合楼建设,并启动实验中学二期工程、寄宿制初中建设,基础设施和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为英吉沙县56所小学配备了双语教学动漫模板。对英吉沙县考入内地就读大学生按每人每年元标准进行资助,名大学生从中受益。
让维族同胞治有良医
8月9日,清晨8点,英吉沙县山东结核病防治试点项目苏盖提乡12村服药点,70岁的买买提明老人接过医生分发的结核病治疗药片后,又接过医生分给他的两个熟鸡蛋和一袋热乎乎的牛奶。买买提明老人说:“有了这样的免费营养早餐,可以帮助康复治疗。”
据英吉沙县疾控中心主任孙丽介绍,苏盖提乡的结核病防治试点项目是在克孜勒乡结核病防治试点的成功经验上推动实施的。目前,患者通过规范管理和悉心治疗后,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治愈率明显增多。
针对英吉沙县公共卫生服务落后,结核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状况,济宁市援疆指挥部按照“先行先试、科学规划、创新模式、稳步推广”的原则,投入援疆资金余万元,先后在两个乡开展防治试点项目,培养结核病防治骨干人才,创新患者集中管理、集中监督服药等措施,有效控制了传染源,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一成功经验在卫生援疆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
为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济宁市援疆指挥部还投入万元新建城镇卫生院,可惠及周边7万余居民。“新卫生院改变了原来面积不够、科室不全、布局不合理的状况,遇到疑难杂症,还可以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城镇卫生院院长李宏波说。
济宁市援疆指挥部还在英吉沙推广婚前健康查体活动,已对余对适龄新婚夫妇健康查体进行了补贴。克孜勒乡卫生院院长吐鲁洪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记者说:“援疆干部是真心实意地为我们群众办好事的!”
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预防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wh/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