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数说发展济宁共享发展成果群众幸福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徐晶)改善民生是推动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宁市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绿色发展质效,持续加强民生保障,为百姓生活增加“幸福厚度”。今天的“非凡十年数说发展”播出第四集《共享发展成果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年来,济宁全面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质效,持续强化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服务配套工程扎实推进,经济发展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教育事业方面,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专任教师快速增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由年的万人增加至年的万人、累计增长27.6%,专任教师由年的人增加至年的人、增长39.9%。医疗事业方面,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由年的张增加至年的张、累计增长28.2%,卫生技术人员由年的人增加至年的人、累计增长54.8%。文化事业方面,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全市公共图书馆达13个,图书总藏量年均增长近40万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博物馆、孟子研究院挂牌成立,高标准承办世界儒学大会、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央视中秋晚会等重大活动,微山湖旅游区成功创建5A级景区。

基础设施网络更趋完善。近年来济宁持续加快实施城建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立体交通体系,鲁南高铁全线贯通,枣菏高速、董梁高速、京台高速竣工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中心城区建成大二环和内环高架,交通枢纽地位大幅提升。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比年增加公里;民航事业加快发展,济宁机场通航城市25个,航点城市提高到18个,新机场加快建设。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加速完善,年底全市水路通航里程公里,拥有各类营运船舶艘,水上运力规模达.8万载重吨。

绿色发展质效提升。全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美丽济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年环境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47g/m3,比上年改善16.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比上年改善11.5%;优良天数达天、同比增加23天,优良率67.4%、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年,全市新能源发电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6%,占规上发电量的7.6%,其中生物质发电发展最为迅速,全市生物质发电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5%,占规上发电量的比重由去年的1.8%提高到2.7%。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十年来,民生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稳定在80%左右。“全民参保计划”成效显著,年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万人,比年增加.5万人、累计增长41.1%,覆盖率达98%以上,基本实现各类群体全覆盖。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年全市养老床位达6.7万张,建成各类养老设施4处,其中养老院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处、农村幸福院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3处、社区老年人食堂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shizx.com/jnxw/149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